總要儆醒禱告
Home / 資源分享 / 總要儆醒禱告
總要儆醒禱告

“總要儆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;你們心靈固然願意、肉體卻軟弱了。”(太26:41)

人都是軟弱的,人若不儆醒禱告,後果必然是失敗。彼得因著不儆醒禱告,先是憑血氣行事——拔刀砍人的耳朵,後是三次不認主。彼得拔刀砍人的耳朵是出於愛主的心,但他闖禍了。幸虧主及時把那人的耳朵治好,否則,主在法庭上時,就要給人抓把柄,主耶穌和祂的門徒就要被人誣衊為行凶。一個不儆醒禱告的人往往也是產生這兩種後果:一種後果是憑血氣大發熱心,做了許多糊塗事,甚至被魔鬼利用;另一種後果是心靈軟弱,勝不過肉體。在屬靈爭戰中,禱告陣地是根據地,人若不守住禱告陣地,就必然失敗。

馬丁·路德所以能得勝黑暗的權勢,是因為他儆醒禱告,恆切禱告,他每天要花很多時間禱告。那時天主教會已經偏離真道,教會黑暗腐敗;教皇的權勢很大(教皇殺害的改教先鋒比羅馬帝國殺害的殉道者更多)。馬丁·路德寫了九十五條以及一些著作,他高舉因信稱義的救恩真理,指責天主教會在真道上的錯誤,於是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安排了一個會議,這個會議就是澳木斯會議。他們叫路德來參加這個會議;在會議中,他們要求路德收回他的著作,否定他的論點。路德說,二十四小時以後給答复。在這二十四小時內,他懇切禱告,他把自己放在祭壇上,他願意為神粉身碎骨。次日,他在世界最有權勢的會議面前,他的答復是:除非用聖經真理來駁倒他的著作和論點,否則,他決不放棄任何主張。他在那強大的黑暗權勢面前得勝了,因為他儆醒禱告。儆醒禱告何等重要!彼得卻在一個使女面前失敗了,因為沒有儆醒禱告。彼得是一個大使徒,他是十二門徒中與主最親近的三個門徒之一;當他不儆醒禱告時,尚且會軟弱失敗,何況我們呢。

屬肉體的生命是喜歡活動,不喜歡禱告。肉體的力量能攔阻人禱告。然而,禱告能改變人的生命——能使人屬肉體的生命衰微下去,新生命興旺起來。有些人不能在靈裡領受神的話,是因為禱告太少。我們靈修時間不能單偏重讀經而輕忽禱告。禱告讀經要平衡。禱告讀經如同鳥的兩個翅膀。如果鳥的兩隻翅膀一大一小,它就飛不起來。禱告讀經是走天路的兩條腿。如果人的兩條腿一長一短,他就不能很好地走路。一個多禱告的人就能在靈裡領受神的話,聖靈要引導他進入一切的真理,他就能明白神的心意,能按照神的心意禱告。

神的兒女有兩個仇敵,一個仇敵是魔鬼,一個仇敵是肉體,也就是己生命。肉體的本質是與神為仇,敵擋神。人若在聖靈裡禱告,他就能呼吸到屬天的空氣,能嚐到天恩滋味的甘美,得到屬靈的福樂;並且,神要藉著他的靈,使他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,以致使他能得勝肉體。有些人的禱告如同向空氣說話,得不著屬靈的福樂,這等人就不渴慕禱告。隨從聖靈的人才能在聖靈裡禱告;隨從肉體的人不可能在聖靈裡禱告。慕安得烈說:一切屬世的娛樂享受似乎是無罪的,卻能叫人背向神,而不是面向神。實質上,屬世的娛樂享受不過是求肉體滿意、討肉體的喜悅,以致於肉體的力量就強大,靈裡的力量就微弱。

人的精力時間很有限,我們要抓緊時間禱告。禱告是我們靈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份,魔鬼總是千方百計地奪去神兒女的禱告,願我們堅守禱告陣地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