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吃完了早飯,耶穌對西門彼得說:“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”彼得說:“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”耶穌對他說:“你餵養我的小羊。”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:“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”彼得說:“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”耶穌說:“你牧養我的羊。”第三次對他說:“約翰的兒子西門﹐你愛我嗎?”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“你愛我嗎”,就憂愁,對耶穌說:“主啊,你是無所不知的;你知道我愛你。”耶穌說:“你餵養我的羊。”(約翰福音21:15-17)
一、三問彼得的意義
耶穌在這里三問彼得,強調被呼召服事主的人要做到三點:(1)真心愛主;(2)真心服事、餵養主的羊(教會);(3)單單對主忠心。一個真愛主的人,他若沒有講道的恩賜,他就不會有想當牧師的願望。一個對主忠心的信徒,若是他沒有牧養和帶領的恩賜,他也不會去爭取當牧師。神不會呼召一個沒有恩賜的人來牧養祂的羊群。不合格的傳道人乃是人為的呼召。另一方面,一個不真心愛主和對主不忠心的人,其本質就是不信,一旦由於其講道的口才或學問而進入教會服事,就會成為教會的災難。
耶穌三問彼得,有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。
第一,這既是要測試彼得的忠心,也是教導我們選擇牧人要謹慎等候,不可貿然行事。
第二,耶穌的三問顯然是要回應彼得的三次否認主。(參約18:15-18,25-27)當時,彼得自以為可以為主而死。(路22:34)耶穌卻說:“彼得,我告訴你,今日雞還沒有叫,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。”(約13:38;路22:34)彼得為什麼會否認主?一是彼得的自信驕傲,二是撒旦的計謀。(參路22:31-32)
第三,神要使用一個器皿,必須千錘百煉,合乎主用。其一,要煉淨我們信心中的渣滓,正如西門彼得說,基督徒的信心是要經過試煉與考驗的。(參彼1:3-7)試煉精煉真金,同時燒盡糠秕。其二,顯明我們隱藏的罪,使我們曉得謙卑悔改,正如約伯在苦難中說:“因此我厭惡自己,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。”(伯42:6)其三,更深地認識神。馬丁路德曾說:“苦難是基督徒的神學家。”試煉和苦難使人明白神話語的奧秘。
另外,試煉的價值不在乎試煉的艱難,而在於通過試煉後所帶來的福份。經過試煉的信徒會更新和深化對己、對人、對神的認識。布魯克(Phillips Brooks)說得好:“無論何處,人在靈裡即使遭到再微不足道的試煉,以至較以前更成熟,這都是神正在為祂的聖殿劈斫樑柱。”
第四,沒有經歷苦難試煉的人,就不要誇自己多剛強。一旦我們驕傲,撒旦就會趁虛而入。主的門徒雖然偶爾跌倒,也不要灰心。彼得的經歷告訴我們三樣事。其一,試煉中經歷主的同在。其二,主保守彼得,賜給他一顆悔改的心。(參路22:61-62)其三,彼得的跌倒和重新站立乃是主的旨意。原因是彼得重新站立後,可以堅固他的弟兄。
第五,主三問彼得,堅固了彼得的信心,再次公開確認他是主要呼召的人。(參約21:19,22)在稍後的經文中,主耶穌還預言了彼得將要怎樣為主死。(參約21:18-19)據傳,彼得後來殉道,為主倒釘十字架。可見其忠心不二。
最後,耶穌三問彼得之後,就大大地使用他。使徒行傳中,彼得講道滿有恩賜、大有能力,成為開創初期教會的門徒領袖。
請注意,這里耶穌三次呼召彼得,不是要許諾彼得當牧師的頭銜,而是要求他看守主的羊群即教會,精心牧養他們。主耶穌是真的大牧人,要將祂的羊交給彼得,並給他恩賜和能力來牧養。
現在,有些傳道人對牧師的頭銜津津樂道,看重的是職位和利益,卻不知道如何餵養和帶領。這是極大的虧欠。當今的教會對這段經文有各種錯誤的解讀,以至於給魔鬼留下了可攻擊的破口。
二、經文的教訓
第一,教會是屬於主的。耶穌命令彼得餵養祂的羊即教會。教會是屬於主耶穌的,不是屬於那個私人的。教會是神所呼召出來的一群人即羊群。若有人以為羊群是屬於他私人的,這人是盜賊。牧者必須要牧養教會。牧者不牧養教會,或者教會缺乏牧養,都是不愛主的表現。
第二,牧者的責任。主耶穌沒有賜給彼得一個教皇的頭銜,而是命令他牧養教會、看守主的羊群。注意,那些對牧師的頭銜或利益有興趣的“傳道人”不是神所呼召的,乃是僱工或盜賊。牧人是愛護主的羊群,僱工為肚腹,盜賊如狼,他們來是偷竊殺害和毀壞。(參約10:8-14)
不合格的牧人就如僱工,假教師假牧人就是披著羊皮的豺狼。真牧人必須保護主的羊群,使他們遠離僱工的手,防止狼的誘惑與傷害。牧者是向群羊的大牧人耶穌交賬,不得馬虎偷懶,必須盡全力牧養。沒有牧養,羊就會吃不飽、營養不良,甚至於食物中毒。沒有牧養,羊群迷失,無人尋找;受傷,無人纏裹。沒有牧養,羊群受擊打,就會分散。
缺乏牧養的教會是可憐的,且不討神的喜悅。有的牧者只關心和愛護那些對他有利的羊群,排擠和打壓說真話的肢體。牧人要悔改,讀《以西結書》三十四章,多多思想神的憐憫和恩典。
彼得聽從了主的教導,不僅捨命牧養主的羊群,還勸勉同作長老牧者的說:“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,按著神的旨意照管他們。不是出於勉強,乃是出於甘心。也不是因為貪財,乃是出於樂意。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,乃是作群羊的榜樣。”(彼前5:2-3)
第三,主的羊要警醒。耶穌說:“我的羊聽我的聲音,我也認識他們,他們也跟著我。 我又賜給他們永生。他們永不滅亡,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。 我父把羊賜給我,他比萬有都大。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奪去。 ”(約10:27-29)
主的羊就是神所選召的,都是聽從耶穌、跟隨耶穌的,一個也不會失落。主的羊單單聽主的聲音,知道分辨假牧人。耶穌的話教導我們:服事的職分、頭銜和名聲都與我們是否得救毫無關係。牧師長老的職位不能保證人真的得救。領袖或大牌傳道人的名聲不能保證人真的得救。神學家的頭銜或基督徒的受洗不能保證真的得救。唯有那些主所認識的人能得救。那些願意悔改、信靠耶穌、忠心跟隨耶穌的人才真是主的羊。主耶穌要賜永生給屬於祂的羊,他們永不滅亡,誰也不能從主手裡把他們奪去。
假牧人的興起,乃是神對假信徒的咒詛。所以,不要看錯了,神國的事與你在今世的名譽地位、健康、錢財和權勢毫無相關。也許你有自由,腦袋很靈,假借傳福音、做善事斂財,提高知名度,甚至與世俗為伍,追求健康、財富和成功,那麼,你的錢財和地位就刺透你的心,你就偏離真理,落入滅亡。
第四,謹慎選擇牧人。耶穌三問彼得,表明選擇牧人的慎重。因為選擇錯誤的“牧人”,將會禍害教會。教會一旦讓缺少靈性、屬血氣的領袖掌控,其長執團隊必然會排斥與聖靈同工。這時,聖靈就會悄然隱退,任憑這些人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他們想做的事,其結果就是完全不屬靈的教會治理。這些主要同工和神沒有好的個人關係,他們很少禱告,更談不上有屬靈的洞察力。這種遠離神的教會要么成為異端的俘虜,要么與世界的俱樂部毫無分別。
真正的牧人乃是神所差遣的,是從羊的門進去的,奉神的旨意行事:傳講十字架的純正福音,追求聖潔的生活,單單仰望基督。事奉上,心甘情願,不計個人得失,願意捨命為主擺上。凡屬主的羊一定認識牧人,聽牧人的聲音;牧人也認識主的羊,並且為羊捨命。
作牧人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基督徒基本的屬靈品格,而後有神清楚的呼召,並且教會見證此人有聖靈所賜相應的恩賜(教導、牧養和帶領),然後,必須等候在主的腳前。否則,就很危險。這樣的教訓太多了。這世代彎曲悖逆,撒旦興風作浪,興起了無數的假牧人和不合格的傳道人,教會的屬靈光景可謂奄奄一息。
教會若不警醒,不及時預防和處理假牧人的問題,不嚴格查驗傳道人是否真的為神所呼召,反而因為他們的職分而盲目地崇拜這些假的、不合格的牧人,為他們保駕護航,這就是在他們的罪上有份了,就是對主不忠心。
第五,至死忠心。耶穌三問彼得,提醒他必須對主全然忠心。使徒彼得做到了。我們能否做到呢?面對逼迫,神的僕人要靠主剛強、至死忠心。這也是耶穌基督對初期教會的安慰和鼓勵(參啟2-3章)。忍受試煉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,必得生命的冠冕,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。(雅1:12)甘願為主捨命,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。正面來說,環境的逼迫淘汰糠秕,煉淨基督的教會。
另一方面,世界的誘惑也淘汰教會中的糠秕。如今,許多假教師鼓吹成功神學、傳講不用悔改、求今生富足的所謂“恩典福音”。這些人都是撒但的使者,不要崇拜他們,要遠離他們的教導。
真牧人要防備撒但的攻擊和誘惑,持守真理和聖潔的法則,保護和看守主的羊群,要對主至死忠心。屬靈的領袖在真理上站立得穩,教會就不會被假教師的道理所迷惑,也不會被異教之風搖動。
三、結語
前西敏神學院院長克羅尼(Edmund Clowney)牧師說:你手所做的工與腳掌所踏之地、你在耶穌基督裡的服事,這一切都基於基督賞賜給你的屬靈恩賜。上帝的恩典如同教堂建築中雄偉的彩色窗戶,每個基督徒則似一片片鑲嵌著寶石的玻璃,上帝的恩典透過它們閃耀出一束束美妙絕倫的深紅、翡翠和寶石藍,色彩斑斕。
基督徒,無論作漁夫當牧人,都是屬靈的人,都作聖潔的祭司、神的僕人,都應該愛主更深。(參羅8:9;彼前2:5)如何愛主更深?就是見證基督、榮耀神,在生活、工作和事奉中為主盡忠。聖經沒有要求每位信徒都必須奉獻作專職的傳道,而是要求基督徒按照所得的恩賜在各自的本職崗位上榮耀神。這是每位真正愛主的弟兄姊妹理所應當的事奉。
該打魚的,就專心打魚,在工作中見證神。該牧羊的,就當專心牧養,單單對主忠心,凡事榮耀神。(參太5:13-16;彼前4:11)在神的家中,弟兄姊妹一同服事,按照所得的恩賜各盡其職、彼此造就。這樣,教會若是在真理上站立穩了,信徒有了屬靈的分辨,假牧人就沒有市場了,不合格的傳道人也就隨之消失了。
但願賜平安的神,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,從死裡復活的神,在各樣善事上,成全你們,叫你們遵行祂的旨意,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祂所喜悅的事,願榮耀歸給祂,直到永永遠遠。(來13:20-21)阿們!